公司是中国惟一一家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和液化天然气工程于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提供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等专业工程和技术服务,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海洋油气工程EPCI(设计、采办、建造、安装)总承包商之一。公司总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现有员工近8000人,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适应工程总承包的专业团队,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运作程序和管理标准。在山东省青岛市拥有超过120万平方米的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临港工业区拥有57.5万平方米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在建),在广东省珠海市通过合营公司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公司持股51%)拥有207万平方米的海洋工程制造基地,形成了跨越南北、功能互补、覆盖深浅水、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场地布局。拥有3级动力定位深水铺管船、7500吨起重船、水下工程船、深水挖沟船等19艘船舶组成的专业化海上施工船队,海上安装与铺管能力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公司形成了海洋工程设计、海洋工程建造、海洋工程安装、海上油气田维保、水下工程检测与安装、高端橇装产品制造、海洋工程质量检测、海洋工程项目总包管理、LNG工程建设九大能力,拥有了超大型海洋平台的设计、建造和安装以及水下检测与维修、海底管道修复、海上废旧平台拆除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和能力。近年来,公司在巩固提升传统海洋工程能力基础上,抓住全球油气行业发展大趋势,加快向绿色低碳、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拓展能源工程一体化服务能力,培育形成了LNG工程(含LNG模块化建造、LNG接收站和液化工厂工程)、深水工程、FPSO工程等产业和能力,不断拓展综合能力和发展空间。公司主要通过总承包方式承揽工程合同,为客户提供“交钥匙”工程。先后为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壳牌、康菲、沙特阿美、巴西国油、哈斯基、科麦奇、Technip、MODEC、Aker Solutions、FLUOR等众多国内外客户开发海上油气资源提供工程服务,业务涉足中国各大海域、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欧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国内石业不断加大石油勘探开发力度,积极推进油气增储上产,海洋石业实施“七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5年的油气增产上产目标,并在国内渤海、南海等各大海域启动了一大批油气开发项目,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能源工程建设需求,为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公司工程量持续增长。随着“七年行动计划”的不断推进,预计公司“十四五”期间的国内海域工程建设量整体呈现相对饱满态势。业内将水深超300米海域定义为深水,1500米以上为超深水。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大部分在深水。此前,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随着多年以来中国海洋石业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持续攻关和积累,终于在深水油气田开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当前中国已经具备了深海油气开发的装备能力、技术能力和项目能力体系。国家近期要求海洋石业“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预计中长期内行业将加大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投入,不断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深水能力建设,有利于公司未来深水业务的发展。报告期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持续上行态势,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为例,上半年涨幅超过44%,最高突破70美元/桶。国际油价上扬给海洋油气工程市场带来希望,大型石油公司盈利明显好转,工程市场招投标有所活跃,预计未来1-2年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将进入缓慢复苏阶段。据国际权威咨询机构IHS Markit于2021年3月份预测,2022年、2023年全球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资本支出分别为1000、1200亿美元,较2021年的880亿美元有一定幅度增长,其中亚太、中东、拉美等地区将引领投资增长。虽然投资见长,但这些投资转化为工作量还需一段时间,而工程承包商们之前在手订单基本消耗完毕,近两年新增订单不多,因此未来两年全球产能利用难以出现大幅增长。而且由于过去几年行业低谷、市场寒冬、疫情、成本增长等各种因素影响,即使行业有所复苏,预计单个项目投资水平也难以大幅度增长,承包商们依然不同程度面临服务价格压力。2021年上半年,公司油气工程项目工作量持续增长,面对饱满、艰巨的工作量任务,公司集中精力抓生产,科学高效配置各项资源,重点抓好项目安全、进度、质量管控,确保各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陵水17-2深水气田项目在党的百年华诞庆祝活动前如期投产,引发业界高度关注。项目完工投产标志着公司深水综合工程能力首次挺进1500米超深水,这是公司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跨越和质的突破。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也取得积极成效。公司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积极开拓市场,全力降本增效,扎实开展技术创新,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得到提升,EPCI总承包能力、深水工程能力、科技创新驱动生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效益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改善。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亿元,较去年同期扭亏并明显好转。截至2021年6月末,总资产320.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6.80亿元,资产负债率29%,资产负债结构继续保持在健康水平。(一)陵水17-2深水气田项目如期投产,公司初步形成1500米超深水工程能力陵水17-2深水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北部海域,距海南省三亚市150公里,水深在1200至1600米之间,最大水深超过1500米。气田采用“水下生产系统+半潜式生产平台+外输管道”全海式开发模式,核心装备为全球首例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其总重5.3万吨,最大排水量达11万吨,船体工程焊缝总长度约60万米,使用电缆长度超800公里,由24万个零部件组成,按照“30年不回坞检修”的高标准设计制造。海油工程负责陵水17-2气田开发工程项目的EPCI(设计、采办、建造、安装)总包工作。本报告期内,公司项目团队继续发扬“勇担使命、敢打敢拼、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科学严谨”的精神,组织精干力量高效完成陵水17-2项目生产储油平台的海上拖航工作、海上安装剩余工作和调试工作,确保了项目按计划进度于2021年6月25日正式投产。显著提升公司深水总包能力。第一,利用工程总承包商综合技术优势,实现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环节有机整合、合理交叉,减少内外部界面影响,有效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在工期紧张、叠加疫情影响背景下,实际工期仅为国外同类型项目2/3,创造了“陵水速度”。第二,切实充分发挥设计龙头引领作用,大力进行百余项工程设计改进和技术创新,发挥设计前端协调控制作用,有效管控了施工质量。第三,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保障能力,信息化控制贯穿项目实施全过程。第四,有效整合国内外优质施工资源,确保项目建设各阶段按既定目标开展实施,建造阶段创造性使用“海陆同时吊装”方式有效节省总装时间,深水海管铺设引入国外铺管资源作为有效补充。实现了3项世界首创技术和13项国内首创技术,形成自主深水技术。公司通过陵水项目形成了世界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技术、世界最大跨距50米级桁架式上部组块技术、世界最重的5万吨级半潜平台合拢技术。掌握了半潜生产平台的整体方案设计技术、国产聚酯缆系泊系统设计与安装技术、油气混水钢制悬链立管的设计、铺设与回接等一批技术。完成了12种不同类型的管道终端系统的设计、建造、测试和安装。研发了覆盖深水半潜式油气生产平台大合龙、湿拖运输、系泊回接安装、SCR立管安装全过程的综合仿真平台,形成了作业方案仿真预演与评估能力。自主完成超深水打桩、全水下管汇安装等深水作业,将中国人的海洋工程建设深度推进到水下1542米,全面提升了公司深水工程能力。培养一批深水人才队伍。通过项目锻造培养了一批懂深水、爱深水的管理、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了相应深水项目总包管理制度和体系文件,积累了宝贵的深水项目实施经验。继续助力国家深水开发。陵水17-2大气田的成功投产,标志着公司深水海洋工程装备自主研发建造水平,实现了从300米深水向1500米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显著提升了公司在超大型深水装备领域的工程总包能力,对于支撑国家加快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具有积极意义。(二)扎实推进国内外各项目建设,总体工作量保持增长,重点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报告期公司共运行48个项目,包括37个海洋油气工程项目、10个LNG陆上建造项目和天津临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项目的建设。总体工作量保持增长,项目进度符合预期。报告期内完成11座导管架和11座组块的陆上建造,实施13座导管架、8座组块的海上安装,完成134公里海底管线铺设。建造业务完成钢材加工量9.25万结构吨,较上年同期8.67万结构吨增长7%。安装等海上作业投入1.03万船天,较上年同期0.77万船天增长34%。国内“17+1”项目完成情况良好,亮点纷呈。“17+1”项目(即年内要完工投产的17个海上油气田项目和产能贡献重点项目垦利项目)取得良好进展。截至报告期末,陵水17-2、曹妃甸6-4、渤海岸电等6个项目提前投产,另有陆丰油田群14-4油田项目机械完工,累计贡献提前投产工期近300天。陆丰14-4油田中心平台是目前我国最大海上原油生产平台,上部组块重量达1.5万吨,公司统筹各方资源,仅用14个月完成建造,并将部分海上工作提前在陆地创造条件完成,保障项目提前机械完工。渤海岸电项目是计划外项目,开工急、工期紧、任务重、执行界面多,8个单体两地同时建造开工,钢结构加工总量达到2万吨,公司克服困难、集中资源全力推进,已实现秦皇岛32-6平台的完工投产。流花16-2油田群工程建设圆满收官。该油田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距深圳东南约250公里,平均水深412米,采用“全水下开发模式”,通过水下生产系统开采油气,再回接到水面的“海洋石油119”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继去年完成流花16-2、流花20-2两油田建成投产后,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流花21-2油田完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全面投产。由于油田群离岸远,海况恶劣,开发技术难度和复杂性位居世界前列,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和项目总包管理,完成了15万吨级的FPSO和数套水下生产系统建造、立管、软管安装以及数条海底管道和脐带缆铺设作业,多样化深水能力更进一步。海外项目取得明显进展。尼日利亚Dangote项目完工,项目团队复员回国。沙特CRPO3648项目实现机械完工。北美壳牌LNG模块建造项目35个模块全部开工,进入建造高峰期。壳牌企鹅FPSO项目完成所有模块吊装集成,进入最后调试阶段。公司按照既定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积极进行市场开发。上半年新签合同金额68.40亿元,其中国内合同额约56.5亿元,海外合同额约11.9亿元。主要新签项目为陆丰12-3油田开发项目和唐山LNG项目接收站第二阶段工程总包项目。对于海外市场的发展,公司将保持国际化发展定力,重拾海外发展信心,继续加强市场开发。目前正在进行加拿大、乌干达等地区市场开发;借助过去在巴西FPSO、俄罗斯亚马尔等项目上的工程业绩和经验,跟进FPSO浮体市场、LNG模块化建造工程市场;推进欧美、亚太和中东非洲三大区域中心布局和建设,寻找好的市场机会。公司维持今年全年新签合同总额高于去年的目标不变,预计下半年合同签订节奏将加快,重点项目集中在下半年签订,相关项目主要为国内海上油气田工程项目和LNG工程项目。面对总体工作量创新高带来安全风险呈指数级别上升的严峻形势,公司集中攻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升级管控。从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管控升级、风险管控升级、班前会管控升级、作业许可管控升级、考核追责升级等11个方面制定了46项升级管控措施,进一步压实责任。集中开展三次隐患全面排查检查,及时深入进行整改。持续加强安全培训、宣传和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取得实效。上半年完成工时3165万(含直接承包商),同比上升19.3%;OSHA统计损工事件率0.006,应记录事件率0.006,同比均保持下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亦实现“零输入、零输出、零感染、零确诊”防控成绩,为生产经营顺利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报告期公司在固化2020年降本增效成果和经验基础上,重点强化目标导向、业财融合、标本兼治三方面工作,系统打造降本提质增效2.0版。在目标导向方面,以净利润目标为起点,从财务、生产成本、管销费用、协同管控等8个方面分解和落实,制定出降本目标。在业财融合方面,加强市场开发与生产运营的联动,从自有资源提质增效和外取资源品类采购节资两方面双向降本,并推进经营与财务的协同,从项目维度和组织维度提高管控效率。在标本兼治方面,聚焦年度目标,总结上年经验,优化降本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梳理剖析原因,制定提升计划,持续夯实管理基础,进一步优化成本管理体系。报告期公司积极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成功突破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关键技术、水下生产系统工程技术、单点系泊系统和深水钢悬链线立管系统等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化顶层设计,报告期完成临港场地数字化管理系统蓝图设计,推进系统设计平台详细设计及专业设计软件集成开发,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开展“三新三化”,加强技术成果转化,1500米级超深水钢悬链立管(SCR)S-lay安装技术、高压注气压缩机成套技术、全自动TT焊接工艺等30余项成果成功应用于工程项目,为项目实施提供有效技术支撑。船到中流浪更急。下半年公司面临更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预计将进行27座导管架、28座组块和37座模块的陆地建造,其中新开工20座导管架和20座组块建造、14座导管架和11座组块海上安装,以及150公里海底管线公里海底电缆铺设作业,建造加工量可能超过18万结构吨。公司将继续抓好疫情防控,加强项目运营管控,确保安全、质量与进度,继续降本提质增效,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储备项目,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时间相对比较短,国际化人才相对缺乏,国际项目运营经验和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地缘政治、不同国家或地区政策、海域环境、远程资源调配均可能给海外项目作业带来运营风险。对策:(1)公司将做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规划和筹划,确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在项目维度稳健推进,与公司主要客户在国际化发展上形成合力;(2)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培养国际性人才,提升公司在国际商务、法律、采办、技术、管理方面的业务能力,科学全面分析、识别海外项目运营中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3)进一步完善海外组织架构,强化资源配置及核心能力,不断完善海外项目管控体系。公司海上油气田工程正在走向300米以上更深的水域,项目的实施难度和技术要求更高,因公司在深水工程领域的技术、管理和施工经验相对薄弱,存在施工上的风险。对策:加强施工安全与质量管控体系建设,加快深水技术储备力度和深水装备建设,积累更多深水项目实际运作经验,尽快提升深水工程技术水平,增长管理和施工经验,降低施工风险。诸如台风频发等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或恶劣天气可能给公司的生产经营,特别是海上安装业务带来较大不利影响和不可预知的风险。对策:公司将安全管理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对台风等恶劣天气保持密切跟踪和应对,对突发事件做到提前预防、早做准备、紧密跟踪、及时报告,适时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通过各种措施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随着公司海外业务规模的扩大,外币收入增加,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损益产生一定影响。对策:公司采取在合同报价时将汇率风险纳入成本控制、考虑进出口对冲以及使用远期结汇类金融工具,在日常资金管理中不断提高防范汇率变动风险的能力。除了上面描述的风险外,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还可能面临一些共性风险,如世界经济增速下滑带来的原油需求下降风险、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带来的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新能源对传统石业冲击风险、安全生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等,公司将根据情况尽最大努力进行有效规避和应对。公司深水油气田工程能力获得重大突破。2021年6月25日,公司总包的陵水17-2深水气田工程项目投产,标志着公司初步形成了1500米级超深水油气田工程能力,深水工程总承包能力进一步提高。深水技术能力具有“高精尖”特点,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主要增量所在,将引领行业发展,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公司作为国内惟一的大型海洋油气工程总承包商具备1500米级超深水油气田工程能力,意味着将有更多机会拓展深水市场,拓宽发展空间,同时对于支撑中国加快南海深水油气资源开发具有积极意义。公司是中国海洋油气工程建设的重要力量,四十多年来国内各海域两百余座海上油气平台的工程建设主要由公司实施,公司在国内具有市场先行者品牌优势和海洋工程总包业务优势,在资金支持、装备发展、科技研发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传统水域较强的EPCI总承包能力。EPCI总承包能力是公司核心优势,是公司区别于国外绝大多数海上油气工程商的显著特征。经过40多年发展和积累,公司已形成300米水深以内海上油气田开发设计、建造、安装、维修一整套成熟的技术、装备、能力体系,能够为客户提供富有效率的交钥匙工程和多样化服务。公司围绕海洋工程主业,不断拓展和多元化总承包业务,扩展至FPSO、LNG工程领域,推动总承包综合能力持续提升。相对完整的详细设计能力。拥有设计人员千余人,服务领域覆盖可行性研究、概念设计、FEED设计、详细设计、加工设计、安装设计等专业服务,具备了300米水深以内常规水域各种油气田开发成熟的设计能力。与此同时,积极进行300米水深以上的深水设计能力建设,逐步积累了深水浮式平台系统、深水海管及立管、水下系统等深水产品关键设计技术,深水设计能力不断提升。拥有3万吨级组块海上浮托安装能力和3万吨级导管架滑移下水能力,大大提升中国海洋油气开发效率,加速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进程。经过多年研发与积累,公司具备了满足不同海域、不同水深、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动力定位浮托安装、锚系浮托安装能力,万吨级平台海上浮托安装成为常态,拥有3万吨级超大型海上平台浮托安装和3万吨级导管架滑移下水工程业绩。公司浮托安装技术应用彻底改变了我国大型海上油气平台由切割建造、海上拼装到海上调试的传统模式,显著节省了工期、船队和资源,明显降低了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成本,大大推进了中国海洋石油开发进程。成熟的制造场地和超大型海洋平台建造能力。在天津滨海新区、青岛等地区拥有成熟且富有效率的制造场地,年加工制造能力超过20万钢结构吨,具备3万吨级超大型导管架、组块的海洋平台建造能力。较为丰富的海洋石油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公司拥有超过40年的海上油气田工程建设经验,在300米水深以内的常规海域具有较为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经验。在国际项目运营方面,近年来为俄罗斯、澳大利亚、沙特、缅甸、文莱、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业主提供工程服务,积累了一定的国际项目运营经验。公司经过长期的深水技术攻关、深水装备发展和深水项目经验积累,尤其是最近两年来围绕国内陵水17-2、流花16-2、流花29-1等深水油气工程项目大力进行深水技术攻坚和能力建设,已初步形成1500米水深油气田工程能力,具备了1500米超深水半潜平台、钢悬链线立管、水下生产系统、管道管线铺设等一系列综合性深水业务能力,深水能力迈出重要步伐。在深水装备方面,公司配备大型深水船舶7艘,包括同时具备3000米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重型起重能力和3级动力定位能力的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以及作业水深可达3000米的多功能水下工程船、深水多功能安装船、深水挖沟船等动力定位水下工程船,17台水下机器人1套深水软铺系统和1套犁式挖沟机等大型装备,具备3000米级水下工程作业能力。在深水项目方面,近十年来积累了数十个水下工程项目实施经验,涉及水下生产系统安装、锚系处理、深水软管铺设、海底挖沟和水下设施检测及维修等水下工程作业。尤其是陵水17-2项目、流花16-2项目、流花29-1项目等大型深水工程项目为公司积累了半潜式平台、水下生产系统、FPSO等不同深水工程模式的项目经验。模块化建造是公司海外业务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公司依托较强的陆地建造资源和能力,积极拓展模块化建造市场,承揽并实施了俄罗斯Yamal、澳大利亚Gorgon、澳大利亚Ichthys等一批大型LNG模块化建造项目。其中Yamal项目合同金额达到百亿元人民币,公司实现项目高质量运营和按期交付,奠定了在全球模块化建造市场地位。当前,公司正在实施北美壳牌LNG模块化建造项目,合同金额约50亿元人民币,公司将打造精品工程,继续提升模块化建造竞争力。公司立足自主创新不断加大FPSO领域科技投入,相继承揽了巴西P67/P70FPSO、壳牌企鹅圆筒形FPSO、流花16-2项目FPSO等国内外大型FPSO项目,在超大型FPSO总包管理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项目经验和技术,成为FPSO工程总包商和国际FPSO总包领域参与者。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上一篇: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一作业区注采2-17班开展百日上产攻坚行动 下一篇:刘敏:攻坚克难的采油工艺总师